牛奶喝过 可“牛奶血”还是头次听说
现在的一些疾病只有你不知道的,牛奶大家都喝过吧,但是也没有人听过牛奶血?那这个牛奶血到底是种什么病?与牛奶有没有什么联系?
1、什么是乳糜血?
乳糜血,俗称“牛奶血”,是含有高量脂肪的血液,血液离心后或静止一段时间后,可看到上层的血浆呈乳白色或浑浊状态。人体摄人的脂肪经过消化吸收后变成细小的乳糜微粒进入血液,乳糜微粒多到一定程度时血清就由清澈透明的淡黄色液体变成乳白色的粘稠液体,医学上称作乳糜血。
2、为什么血液中会有高量脂肪?
乳糜血是由于脂代谢异常及淋巴管阻塞,食物中的脂肪在小肠消化吸收后乳化成乳糜颗粒进入淋巴管及血液循环,从而出现的一种特殊的生理、病理现象。通常饭后,特别是丰盛的餐后30分钟,血中乳糜微粒浓度增加,一般会在1-2小时后恢复正常,但如果脂类代谢异常或三酸甘油脂特别高者,乳糜血的现象就持续较久,可能持续3到4小时。乳糜血可能是摄取高脂饮食的影响,也可能是由于脂类代谢异常引起,即高脂血症。
3、哪些人容易产生乳糜血?
饮食不合理,经常暴饮暴食,以及进食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的人,乳糜血的发生与进食高脂饮食的时间有明显关系,进食高脂食物时间离采血时间越短,乳糜血发生率越高,因此在抽血前至少24h内不宜进食高脂食物。
意大利披萨:
另外,饮食营养不平衡,如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黄油、奶油、油酥点心、煎炸食物),微量元素及维生素摄入不足。冬季天气寒冷,各位朋友有冬补的习惯,常吃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因此,冬季采血出现乳糜血的比例远高于其他季节。
体重超重者或肥胖者:
肥胖与乳糜血有密切关系,在血液标本检查中,乳糜血多见于体重超重者,特别是腹部肥胖者,有些偏胖的人在抽血前一周开始进食清淡饮食,仍然会出现乳糜血。
年龄较大的人群:
乳糜血的发生率与年龄密切相关,年龄越大,乳糜血发生率越高,可能与人体机能代谢有关。但近年来,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现在乳糜血的发病率越来越趋于年轻化,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缺乏锻炼,精神紧张、焦虑、长期久坐的上班族,再加之长期酗酒、吸烟者,更容易引起乳糜血。
患有某些疾病的人群也要注意:
糖尿病、甲状腺机能减退症、肾病综合征患者也容易引起血液脂肪的升高。长期服用某些药物也易出现乳糜血现象,如三苯氧胺、口服避孕药、雷诺昔芬、利尿剂等;妊娠期妇女,特别是妊娠晚期乳糜血也较多见。
全国公立三甲医院体检预约:请点击这里进行预约
全国知名医院petct/petmr预约,肿瘤药品/临床试验招募/基因检测预约:
咨询热线:400-082-1008
荐 相关文章

在线预约
绿色快速预约通道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