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明显遗传倾向被证实
大肠癌是一种遗传倾向比较突出的肿瘤,其中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肿瘤所占比例很高,而20%~30%的大肠癌有明显的遗传倾向。
我国大肠癌发病率连年“走高”,每年新发患者数为13万-16万人,20年来发病率平均每年递增2%。对于这种遗传倾向比较明显的恶性肿瘤,其实早在十年前上海就已有了“基因诊断”的办法来时刻监控隐藏在高危人群体内的定时炸弹,但知者甚少。
小编 :基因检测是优等健康预测手段 PET/CT体检癌症检出率达2.6%
针对癌变可能很高的家族性肠息肉病,假使家里有一位直系亲属患有这种病,那么家人就必需要到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
根据研究,患上家族性肠息肉病的人群平均年龄在50岁就会接近满分转为结肠癌。而这种家族性肠息肉病就与遗传因素有关,就是由染色体上的APC基因突变造成的。而早在人的婴儿时期就可以通过抽血进行基因诊断,来判断其是否携带这样的基因,从而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实时监控其是否出现家族性肠息肉病的症状。一旦发现患病,需要病人年龄超过19岁就可以立即进行大肠切除手术以避免今后的癌变。
“及早发现病状对于治疗大肠癌很关键”,“大肠癌的高危人群即便无症状也必需定期去医院进行结肠镜的检查。建议1-2年做肠镜检查一次,这样有益于发现癌前期病变——大肠腺瘤和早期癌,使病人能获得及时治疗。”
荐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