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癌症病人怎样做心理护理
对癌症病人的护理,要根据病人的性格特点和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护理。除创造安静、舒适、良好的修养治疗环境和提高患者同病魔作斗争的积极性外,还应做到以下六点:
一、及时了解患者心理变化。
随时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要了解患者真实的心理状态,就必需体贴关心患者,对患者的职业、文化、配偶、家庭和个人生活境遇等,进行必要的了解,同时还应熟习患者的治疗方案和具体治疗方法。在掌握上述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根据他们各自不同的职业、心理反应、社会文化背景,同步或超前地测知他们将要或者可能出现的心理变化和心理规律,从而制定出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心理护理方案,诸如因病施护、因人施护等,以达到变“事后护理”为“事先控制”的目的。
二、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念。
有一些患者一旦了解到自己患了癌症以后,生的欲望会降低,而死的欲望会增强。这时,护理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唤起患者的希望和战胜癌症的信念。护理过程中要用坚定的表情、无庸置疑的语言取得患者的信赖。再以患者微小的病情改善事实,来帮助患者排除不良的心理状态。当患者萌发希望之后,要进一步鼓励患者承担力所能及的生活事项,鼓励他们勇于驾驭生活。适当的活动不仅使身体受到直接锻炼,并能从压抑、焦虑、烦恼、苦闷中解脱出来,达到移情益志,对心理起到积极的调控作用。
三、病情变化时的心理护理。
当患者出现浑身衰竭、失眠、疼痛、不能进食等多种症状时,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给予必要的支持疗法,除力求改善浑身状况外,更应该注意对患者良好的心理支持,用历尽磨难终于战胜病魔的实例,以鼓励和激发患者同疾病作斗争。
四、治疗过程中的心理护理。
在患者进行手术时、放疗或化疗前,不仅要向患者宣传进行这种治疗的必要性,还要向患者讲清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使患者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主动克服困难,积极配合治疗。
荐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