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什么?会变成胃癌么?
很多人在做胃镜检查后,会在报告上看到一个词叫“慢性萎缩性胃炎”,因为听说慢性萎缩性胃炎可能是胃癌的前兆,这让许多人十分害怕,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下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什么?慢性萎缩性胃炎会变成胃癌么?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什么?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以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为病变特征的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占慢性胃炎的10%~20%。引起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有很多,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的病因;十二指肠反流让幽门括约肌功能障碍导致胆汁、胰液和肠液大量反流入胃,使胃黏膜遭到消化液损伤;胃黏膜损伤也会引起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表现为非特异性消化不良,如上腹痛、腹胀,进食后可加重或缓解,除此之外还有食欲减退、恶心、嗳气、反酸、胃灼热等症状,少数患者还可以发生消瘦、乏力、健忘、焦虑、抑郁等。
那么慢性萎缩性胃炎会变成胃癌么?大多数慢性萎缩性胃炎能治好,只有极少数会发生癌变,癌变率不超过3%。如果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有肠化和异型增生,才会称之为胃癌前病变,癌变风险明显增加。
预防胃癌,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需要注意:
1.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食应定时、有规律,不可暴饮暴食。同时要注意摄入食物多样化,尤其是新鲜蔬菜、水果等,必要时可适当补充营养素,
2.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需要避免大量长期饮酒、吸烟,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及充足睡眠。
3.有中-重度萎缩并伴有肠化生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1年左右随访一次,不伴有肠化生或上皮内瘤变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可根据医生指导酌情随访。
荐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