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判断
乳腺恶性肿瘤周围钙化分布在乳腺导管和小叶的实质内,其密度不均匀,大小不等,微小钙化数目大于20个/cm2,形态为小杆状、小点状和泥沙样,多在肿瘤境界外。
一、形状、密度、边缘
良性肿块多呈椭圆形、圆形密度增高影,边界光滑、锐利,一般为单发,纤维腺瘤可呈多发。也有一些良性肿瘤如包裹的血肿,错构瘤和脂性囊肿密度亦较高。但少数恶性肿瘤形状亦呈椭圆形,边缘光滑、锐利,如单纯癌或髓样癌,易误诊为良性病变。
恶性肿瘤常呈分叶状、星芒状或毛刺状,这是由于癌肿间周围组织内浸润生长所致。
另外,良性病变在X线片上瘤影常符合瘤体触诊大小,而乳腺癌肿则有触诊大,影像显示小的特点,X线片显示的肿块影往往是触诊的1/2左右。所以,放射科医生在观察X线片时,进行临床扪诊亦尤为重要。
二、周围钙化
良性钙化多分布在间质中,并呈稀疏分散、不均匀、形态不一,大于5个/cm2,钙化在肿块内。
恶性肿瘤周围钙化分布在乳腺导管和小叶的实质内,其密度不均匀,大小不等,微小钙化数目大于20个/cm2,形态为小杆状、小点状和泥沙样,多在肿瘤境界外。
也有一些X线上呈微小钙化,但临床未能触及肿块的病人,要定期复查,必要时做定向穿刺,可提高早期癌、微小癌的诊断率。
三、周围血管及周围组织的改变
良性肿瘤周围血管无增粗,血管一般多呈受压改变。肿块对周围组织为压迫、推移,局部腺体结构清晰。
在恶性肿瘤周围可见增粗的引流血管或是杂乱无章的血管。
正常情况下,左乳房静脉较右乳房静脉稍粗,有人认为其比例超过1∶14时,应考虑有乳腺癌存在可能,应随诊。由于人体组织对恶性肿瘤的纤维增生反应,使脂肪与正常乳腺实质之间的界面扭曲,故恶性肿瘤周围组织模糊、变形,失去正常形态,并穿越正常组织。在致密型乳腺中,块影被腺体掩盖。
恶性的指征有可能表现为局部结构紊乱,此时,可行B超探查或多次活检以排除癌的可能。
四、乳头溢液
良性肿瘤乳头溢液多呈黄色、乳白色,导管造影可见导管内有圆形、类圆形表面光滑的充盈缺损或导管中段,导管断面呈“杯口状”,导管扩张不明显,导管树曲度柔软。
恶性肿瘤的乳头溢液多为血性。导管造影见导管扩张,壁不规则、僵硬,腔内有不规则、菜花状充盈缺损。
五、乳头凹陷、皮肤增厚
恶性肿瘤多见此征像,主要是导管、腺体结构及皮肤淋巴管的癌细胞浸润、充血及淋巴水肿所致。但在急性乳腺炎和导管炎时也可出现乳头凹陷及皮肤增厚征像,应密切结合临床病史。
总之,不仅要认识乳腺良、恶性肿瘤的特征性X线表现,更要仔细观察细微的间接征像,对有家族史、好发年龄段及乳腺多呈束带型和混合型的女性,应定期随诊观察。只有这样,才能大大提高乳腺癌诊断水平。
阅读:产后为什么易得乳腺癌 乳腺癌复发如何检测
一、形状、密度、边缘
良性肿块多呈椭圆形、圆形密度增高影,边界光滑、锐利,一般为单发,纤维腺瘤可呈多发。也有一些良性肿瘤如包裹的血肿,错构瘤和脂性囊肿密度亦较高。但少数恶性肿瘤形状亦呈椭圆形,边缘光滑、锐利,如单纯癌或髓样癌,易误诊为良性病变。
恶性肿瘤常呈分叶状、星芒状或毛刺状,这是由于癌肿间周围组织内浸润生长所致。
另外,良性病变在X线片上瘤影常符合瘤体触诊大小,而乳腺癌肿则有触诊大,影像显示小的特点,X线片显示的肿块影往往是触诊的1/2左右。所以,放射科医生在观察X线片时,进行临床扪诊亦尤为重要。
二、周围钙化
良性钙化多分布在间质中,并呈稀疏分散、不均匀、形态不一,大于5个/cm2,钙化在肿块内。
恶性肿瘤周围钙化分布在乳腺导管和小叶的实质内,其密度不均匀,大小不等,微小钙化数目大于20个/cm2,形态为小杆状、小点状和泥沙样,多在肿瘤境界外。
也有一些X线上呈微小钙化,但临床未能触及肿块的病人,要定期复查,必要时做定向穿刺,可提高早期癌、微小癌的诊断率。
三、周围血管及周围组织的改变
良性肿瘤周围血管无增粗,血管一般多呈受压改变。肿块对周围组织为压迫、推移,局部腺体结构清晰。
在恶性肿瘤周围可见增粗的引流血管或是杂乱无章的血管。
正常情况下,左乳房静脉较右乳房静脉稍粗,有人认为其比例超过1∶14时,应考虑有乳腺癌存在可能,应随诊。由于人体组织对恶性肿瘤的纤维增生反应,使脂肪与正常乳腺实质之间的界面扭曲,故恶性肿瘤周围组织模糊、变形,失去正常形态,并穿越正常组织。在致密型乳腺中,块影被腺体掩盖。
恶性的指征有可能表现为局部结构紊乱,此时,可行B超探查或多次活检以排除癌的可能。
四、乳头溢液
良性肿瘤乳头溢液多呈黄色、乳白色,导管造影可见导管内有圆形、类圆形表面光滑的充盈缺损或导管中段,导管断面呈“杯口状”,导管扩张不明显,导管树曲度柔软。
恶性肿瘤的乳头溢液多为血性。导管造影见导管扩张,壁不规则、僵硬,腔内有不规则、菜花状充盈缺损。
五、乳头凹陷、皮肤增厚
恶性肿瘤多见此征像,主要是导管、腺体结构及皮肤淋巴管的癌细胞浸润、充血及淋巴水肿所致。但在急性乳腺炎和导管炎时也可出现乳头凹陷及皮肤增厚征像,应密切结合临床病史。
总之,不仅要认识乳腺良、恶性肿瘤的特征性X线表现,更要仔细观察细微的间接征像,对有家族史、好发年龄段及乳腺多呈束带型和混合型的女性,应定期随诊观察。只有这样,才能大大提高乳腺癌诊断水平。
阅读:产后为什么易得乳腺癌 乳腺癌复发如何检测
荐 相关文章
乳腺癌的检查方法
目前,在临床上用来筛查乳腺癌的影像学手段主要包括:乳腺钼靶、乳腺超声两种。钼靶也就是乳腺X线,检查中会用钼靶板挤压乳腺,释放X线,以此来反映正常腺体、脂肪组织和乳腺肿块的不同密度。钼靶对于恶性钙化灶的检出率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对于一些乳腺比较致密的女性(即腺体含量>75%),钼靶成像可能会存在困难。[详细]
乳腺癌做什么检查?
我国女性乳腺比较致密,脂肪组织含量较少,采用乳腺彩超检查优于钼靶检查;尤其对于有生育要求或者妊娠期女性,对辐射较为敏感,因此乳腺彩超是定期检查的优选。一般建议35岁以上的女性每年都要做一次乳腺超声检查,当然也可更早一些开始关注检查。当彩超提示出现钙化灶等异常时,就要行钼靶检查。[详细]
乳腺癌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乳腺超声是年轻女性乳腺普查的优选。一般建议35岁以上女性一年做一次乳腺超声检查。擅长辨别肿块,对细小钙化敏感度较差。适合所有女性,该检查无辐射、无创,可以根据需要反复检查;可应用于腋下及淋巴结的探查;超声能清楚分辨层次,鉴别囊性与实性结节的准确率高,还可以对结节的血流进行判断;能大致判断肿瘤的良恶性;超声还能引导穿刺活检。[详细]
乳腺癌筛查什么时间做比较好
1、乳腺钼靶
乳腺钼靶X线照相是诊断乳腺疾病的优选的无创性检测手段,具有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的特点,可以检测出医生触摸不到的乳腺肿块,还可以检查腋部淋巴结,对比显示囊性病变比较准确。[详细]
怀疑乳腺癌做什么检查?
可以先自己进行自查。五指并拢指腹轻施压力触诊乳腺,触诊的顺序是乳腺的外上象限,外下象限,内下象限,内上象限,乳晕、乳头区及腋窝。可以单手触诊也可以双手触诊,患者可以取站立位、坐位或者平卧位或者是侧卧位或者是俯位。乳腺的查体建议是在月经过后一周左右。乳腺触诊时应轻柔、旋转和滑动进行触诊。触诊乳腺先健侧乳房开始,后检查患侧。[详细]
petct检查肿瘤有什么优势?
petct指PET与CT融合的一项检查。PET是一种断层闪烁显像技术,它通过探测引入机体的正电子核素发生衰变时释放出的正电子所发射的光子来反映示踪剂在机体局部组织内的分布情况。许多肿瘤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加,因此利用这一特点,再通过petct扫描显像,获得全身各组织器官部位的断层图像,了解全身情况,达到对疾病早发现早诊断的目的。[详细]
乳腺病灶的检查
乳腺病灶的检查首先通过影像学检查,常用的有乳腺超声和钼靶,初步评估乳房内有无病变,根据病变的形状初步判断良性还是恶性的可能性。
钼靶的优势在于可以看钙化灶比较敏感,而评估乳腺结节方面有时候并不是那么清楚。钼靶有轻微的辐射,但是单次检查剂量非常小,都是比较安全的[详细]
乳腺癌要做什么检查?
医生会对病人进行体格检查,此时如果医生发生异常迹象,会让病人做进一步辅助检查,例如乳腺超声、乳腺X线摄影等。X光造影检查能侦测乳房的早期病变,能在肿块还未被察觉之前就测出肿瘤。如趁肿块还未形成前治疗,效果会更好,治疗也会更简单。但乳腺X线检查对腺体致密的乳房,诊断效力下降,40周岁以下一般不建议行钼靶检查。[详细]
筛查乳腺癌要做什么检查?
乳腺癌筛查应当去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常用的检查手段有乳腺触诊、乳腺X线、乳腺B超、乳腺磁共振。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情况的女性可选择适宜的检查项目。[详细]
乳腺癌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对于40到70岁的人群,建议每1到2年进行1次钼靶检查,必要时结合超声和乳腺磁共振;70岁以上每2年一次钼靶检查。对高危人群,可以40岁前筛查,1年一次钼靶检查,半年一次超声检查,必要时每年一次乳腺磁共振检查。[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