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脑瘤误诊率高达30%
儿童脑瘤的发病特点
为早日辨别疾病,邓跃飞提醒家长,当孩子出现下列几种异常时一定要注意,非常可能是脑瘤的预警。
视力减退或复视:有一半的儿童肿瘤有视力减退表现。然而,这种常见的症状却经常被忽视。有许多患儿双眼视力严重下降甚至近似失明才被家长注意。假若遇到孩子近视,配了眼镜后视力还在下降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另外,近1/4儿童颅内肿瘤病人有复视,主要表现双眼内斜视。是由于颅内压高压迫引起外展神经或动眼神经不全麻痹的结果。
呕吐:呕吐是儿童颅内脑肿瘤较常见的症状,发生率达73%~94%,常伴有头晕、头疼、恶心及颈僵直。呕吐多为喷射性,与进食无关。起初呕吐发生在清晨,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发生在任何时间,呈间歇性反复发作。儿童呕吐后能立刻进食,而进食后又很快呕吐,长期反复发作可出现脱水、营养不良,易误诊为肠胃道疾病。
头疼:头疼是因为肿瘤引起颅内压增高导致。”这种疼痛常无固定位置,呈弥漫性。随病情发展渐渐加重,严重时伴有呕吐和头部出汗,经常在双眼失明后头疼会减轻或消失。他提醒说,婴幼儿年龄小不会表达头疼情况,仅表现哭闹不安或击打头部时,应予重视。
头颅增大:多发生在婴幼儿,发生率近50%,是由于颅缝未闭或颅缝闭合不严、颅内压增高引起颅缝分离的结果。在前囟未闭患儿可有前囟增大或膨隆,并有头皮静脉扩张。
走路不稳: 假如肿瘤生长在后颅窝,会累及或压迫小脑蚓部、小脑或脑干,表现为站立不稳、步态偏斜,伴有持物不准不稳、眼球震颤等。
除了上述表现之外,假若孩子还表现出对眼或斗鸡眼,颈部抵抗或斜颈、癫痫发作、皮肤咖啡色素斑、身材矮小或肥胖、发烧及意识或精神异常、多饮多尿、性早熟等症状。当不能确定这些症状是由什么造成的,就应该上医院进行CT、MRI检查。通常此类检查不仅能定出肿瘤的位置,同时还能判断出肿瘤的性质,确定治疗方案。
家长及早辨病症
在临床上,儿童脑瘤容易误诊误治,却是儿童除白血病外的一大恶性疾病。有统计数据显示,儿童脑瘤误诊的发生率近30%。不少家长对小儿脑瘤的症状不了解,加上小儿对自己的痛苦表达不清,有一些儿科医生对小儿脑瘤的症状也不太熟习,极容易把脑瘤错当成其他躯体疾病来治疗,造成误诊。
儿童脑瘤的症状出现较晚,这也是脑瘤被延误诊断的一个原因。这是因为,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全,颅骨闭合不紧,颅缝易分离,代偿能力较成人强,早期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颅内压增高,使相应症状出现较晚。儿童脑瘤的一般发病高峰年龄为5~8岁,还是有一定表现症状的,但常被人误认为是其他问题,呕吐被认为是胃病,视力减退被误认为是近视眼。
荐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