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检查那么好,为什么不可以随意做?
PET-CT实际是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提供解剖和功能显像,是医学影像学中较先进和较理想的检查,具有一次完成全身检查和检测疑似肿瘤病灶活跃程度的突出优势。但却因为价格等因素不适合随便去做。
与CT、核磁共振相比,在病灶位置、形状、大小、血液供应状况之外,还可以判断病灶的活跃程度。且CT、核磁共振通常是分部位检查(如肝脏CT、头部CT),如果要全面探测肿瘤在全身发生转移的情况,PETCT是更加全面省事的。
PET-CT检查利用“瘤抢夺的葡萄糖远多于身体其他器官”这个特征,将标记有放射元素的葡萄糖显像剂注入检查者静脉内,通过检测这些显像剂的聚集情况,判断肿瘤的代谢、转移、数量等情况,其结果往往更全面、系统和准确。所以PET-CT是目前肿瘤筛查领域应用较广泛的一种检查。
PETCT检查的辐射物质,会在短时间内在人体有所残留,但基本上一天内即可完全排出,对患者及其周围人群都没有影响,只是在面对孕妇及婴幼儿需要注意接触距离。可以说,petct是几乎零副作用的一种全身检查。
但是,作为一种先进的检查方式,其缺点也很明显——价格昂贵,PETCT每次检查费用在8000—12000元之间,是普通人1-2个月的薪资水平,大部分患者用不起。所以进行普通肿瘤筛查,多数医生还是建议B超、CT为主。PET-CT检查则是在肿瘤可能出现全身多处转移或难以判明原发病灶时才使用,在满足检查需求的基础上也尽可能减轻患者家庭负担。
荐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