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为何能降低患癌风险水平
从机制上说,有3种原因能解释这一结果:性激素水平、胰岛素和胰岛素生长因子、炎症反应。运动能降低女性雌性激素和雌二醇水平,而高水平的雌性激素能引起多种癌症。胰岛素能降低脂肪水平,运动还能降低炎症因子,而炎症反应是一个公认的致癌因素。
目前为止已有数百项前瞻性研究探讨运动与癌症风险之间的关系,但由于样本量小,结果大多没有说服力。荟萃分析可以解决样本量小的问题,但不同研究之间的纳入因素(例如职业类型、运动方式、运动时间等)差别性较大,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掩盖真实的结果。
此项研究严格评估调整了BMI的影响,且分别分析了吸烟和不吸烟对结果的影响。但主要的局限就是,他们不能完全阐明饮食、吸烟以及其它因子如何影响研究结果,同时该研究还利用了参与者的自我体力活动报告的相关数据,这些数据也许会存在一定的偏差。
那么,成年人需要进行多少体力活动?
看见这一研究结果,你是否心里一动,随机夹杂了一丝不安呢?你不禁会问,我进行多少体力活动比较合适?懒癌病人会问,是否有很低 量……
2008年美国运动指南的 :每周应该进行两种类型的体力活动:改善心肺功能的有氧运动、增强肌肉力量的无氧运动。
具体为:每周至少150分钟快走、或75分钟高强度的跑步、或同样强度的混合运动改善心肺功能。每周至少2天进行浑身主要肌群锻炼以增强肌肉力量。
上星期刚发布的《2016中国膳食指南》也针对中国成人的运动量进行了 :每周应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累及150分钟以上,平均年天天主动身体活动6000步,尽可能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来动一动。
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相当于3个运动当量(METs),也即以4 km/h的速度步行或慢节奏的舞蹈如华尔兹。
据说,全球有31%的人都缺乏足够的运动。且这只是成年人较少应该达到的运动量,假使还想要达到塑身、减肥等目的,那这点运动量还是远远不够滴!
近些年来,由于方便快捷,手机被广泛接受并迅速普及。但是,手机辐射对健康可能存在的影响也造成了关注。近来,一项关于手机辐射对脑部肿瘤发生率影响的研究再次将手机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讨论提上日程。
荐 相关文章

在线预约
绿色快速预约通道
阅读排行